首页 > 党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正文
全国劳模务棉能手张秋香
发布时间:2017-08-10 17:59

张秋香,女,生于1908年,卒于2000年12月7日,原籍山东,3岁时随父母逃荒至陕西泾阳,贫病交加的父亲亡故后,她被卖与一张姓搬运工当养女,养母又不幸早逝,10岁时即开始料理家务,14岁就给人纳袜底、做衣服补贴家用,19岁时养父以二斗麦将她卖给店员姬玉亭为妻。姬玉亭家住渭南县双王乡八里店村(今渭南市临渭区双王办八里店村四组),家中人多房地少,无法安身,姬玉亭就常年在外靠做饭谋生,张秋香则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纺线、卖鞋、当佃户、打短工,摆纸烟摊,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可以采用的谋生手段她都用过了,却顾不住一家人的温饱,大儿子饿死了,8岁的大女儿也卖给了人,她带着余下的一儿一女流离颠沛,挣扎求生。

解放后,张秋香一家回到八里店。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久被选为全县第一个女村长,带头办起第一批互助组、合作社。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担任八里店初级农业社副主任。张秋香串连了李风英、谷淑芬、李连英、刘秋芳、朱淑兰、刘慧琴、任道群、田凤琴等8名妇女组织了全乡第一个务棉组。她们都是中年人了, 平均年龄40岁,开始学习务棉,困难可想而知,乡党支部坚定地支持她们,为她们提供了良种、化肥和农药,县上也派来技术员具体帮助指导作务。万事难不倒有心人,在技术人员指导帮助下,张秋香她们打破“谷雨前,不种棉”,“棉花踏不死,栽不活”等老规程,提早播种,移栽补苗。阴雨天,她们照样下地干活。天旱了,推水车灌溉,灭虫时,农药熏得人头昏恶心呕吐,她们歇息片刻又上阵了。棉花生了金钢钻虫,用药物效果不大,她们就用针从棉杆棉叶里一条一条把虫钩出来。棉花需要打掐了,她们象管娃娃那样耐心细致地作务。身为作务组长的张秋香,一心扑在棉花上,整天在棉田里忙个不停,群众亲切地称她“花儿妈”。

棉花从出苗直到拾花,约有一百道作务过程。张秋香她们刚开始务棉花,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作务工作特别细致,所以比较费时,打掐时,每人一晌只能打掐一、二分地,就有些男社员说是磨洋工,社里给她们的工分也就记得少了,男工一晌是二分半,女工一晌记八厘,有些妇女因此觉得很冤枉,费心出力不讨好,有的人气得哭起来了,有的人闹退组。张秋香心里也很难受,但她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冷眼相待的事经历多了,就比别人坚强一些,这点难处算什么! 如今都是新社会了,在党的领导下了,张秋香就把克扣妇女工分的问题分别提到党小组和社委会上,使报酬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这一年,张秋香植棉小组的试验田,亩产皮棉一百多斤,这个数字,在当时是罕见的。从此后,她们年年务棉,年年高产。到1959年,她们植棉组的十一亩一分九厘试验田,创造了亩产皮棉239.4斤的高产纪录。1960年三八妇女节,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三八红旗集体”。

张秋香从务棉花之后,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一颗红心,都渗透在发展棉花生产的实际行动中。为了务好棉花,她走到哪里就看到哪里,问到哪里,学到哪里,把务棉当作是终生的事业来钻研,孜孜以求,全神贯注,像母亲熟悉儿女一样,她终于摸熟摸透了棉花的脾气,掌握了一整套务棉的规律和经验,研究和总结出了“一年棉花两年务,秋翻地,冬灌水,早春耙耱保墒”的备耕措施;“适时早播种、浅下种、下足种”的力争一次播种,一次全苗措施;“抽肥补瘦”、“梦里搬家”的移苗补苗措施;“锄梦花”、施“暖沟肥”的巧过幼苗关措施;“五步整枝”、“推株并垅”的作务管理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关中地区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期植棉史上的先进技术。

张秋香对于棉花生产上的一些难题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落蕾落铃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张秋香经过多年对棉花生长过程的观察和研究,找出了棉花落蕾落铃的原因是由两大矛盾引起的。一是内因,即棉花内部营养失调,长枝和现蕾结铃有了矛盾,出现了生理脱落;二是外因,即大风、雷雨、高温、虫害等所引起的。从这个认识出发,她提出以“三增三保”为中心的防止蕾铃脱落措施。即:增保伏前桃,增保伏桃,增保秋桃。她认为增保住伏前桃,就可以多带桃入伏;伏前桃多了,入伏后就能把棉花蹲住,使棉花体内能够均匀地分配营养,既长枝叶,又开花结桃。这就为产伏前桃创造了条件。她还提出,增和保是两回事,也是一回事,有增才有保,保住了才能增,要想增蕾增桃,就必须保蕾保桃。因此,在管理措施上,灌水要“头水缓,二水赶”;追肥要“先磷后氮,少吃多餐”,还要早防虫,解决棉田的通风透光问题。张秋香的这些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取得了带大桃入伏,保伏桃落腰,争秋桃盖顶的可喜成绩。

各级党政领导和妇联组织,抓住张秋香这个典型,因势利导,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学秋香、赶秋香、超秋香”的植棉竞赛活动。介绍张秋香模范事迹和植棉经验的《九员女将务棉立奇功》、《看天看地务棉花》等书籍随处可见。报刊上定期介绍张秋香对棉花各期管理的具体意见。一些务棉的后起之秀都把张秋香称为老师,她对这些学生更是热情帮助,耐心指导。关中的许多棉花试验田里,都留有张秋香现场传授经验的足迹。学秋香、务棉花成了时代的新风尚,种秋香田,务高产棉成了各地广大妇女努力的方向。哪里银花放,哪里就有张秋香。渭南县开展学秋香活动棉花亩产由1955年的38斤提高到1958年的67.5斤,三年增长了77%。渭南地区先后出现薛俊秀、曹竹香、山秀珍、高贞贤、侯玉琴等赶上或超过秋香产量的先进作务组。仅1959年前后,张秋香在她的试验田里,接待了全国8个省300多个单位的参观访问者,并对700多个单位询问棉花作务技术的来信一一作了详细解答,从而使她的植棉经验广为传播。她本人被聘为中国农科院陕西分院特约棉花研究员,原渭南地区农科所、市农科中心特约棉花顾问和西北农学院特约教授等职。

文革中,张秋香象许多模范人物一样也受到了冲击。被诬为“假劳模”,被赶出了植棉组,闻名全国的秋香作务组被解散。1969年9月,中央召开棉花工作会议,周总理问及陕西的张秋香,知道她还没有“解放”,就说:一个务棉花的劳动模范,有什么问题不能“解放”?!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张秋香终于解放了,她的植棉组也恢复了。此后,张秋香脚踏实地,重新将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洒在棉田上。她把植棉组的面积由过去的二十亩扩大到三十亩,再到五十亩。成员也由过去的十几人,发展到二十人,再达三十人。她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看天看地务棉花,连年稳产高产。1974年,五十亩棉花创造了亩产皮棉250.2斤的高产记录,其中的十亩“四0一”品种平均每产281斤。

张秋香认真总结自己近二十年的务棉经验,从棉花栽培技术着手,重点解决棉花的落蕾落铃问题。她先后搞了灌水、施肥、喷药、中耕、耕作带等项试验,不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阴雨连绵的深秋,越是气候多变、条件恶劣,张秋香越是抓的紧、跑的勤,坚持试验,细心观察。她总结出了“巧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施盖顶肥”的施肥措施;“棉花锄八遍,棉桃结的象蒜辫”的深耕中耕经验;窄一尺宽三尺的合理耕作带,以及灌水、喷药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她结合利用这些技术措施管理棉花,大大减少了落蕾落铃率。以窄一尺宽一尺的合理耕作带为例,比其它文武行落蕾落铃率降低了5%至11%,获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

张秋香在不断总结自己植棉经验,坚持棉花技术科研的同时,既热心“带徒弟”,又虚心向新的植棉能手学习。有一次去华县传经,她一口气讲了6个多小时,又到棉田里作具体指导,还把温金花植棉组的火炕育苗经验带了回来,在秋香田里推广,解决了因气温低死苗多的问题。渭南阳郭牛家大队一个社员,背着棉花样本到张秋香家请教,张秋香在病床上询问情况,观察棉苗病情,帮助他解决棉苗枯死的问题。高凌县一个公社棉田因病害大片死苗,赶来渭南请教张秋香指导,张秋香和他们一起研究,采取了大片移栽的新措施。著名的大荔县石槽公社郏腊香植棉组,学张秋香务棉经验,1973年亩产突破300斤大关,张秋香听了非常高兴,她向郏腊香热情祝贺,虚心学习,她俩成了亲密战友和竞赛对手。

张秋香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和大量的心血,党和人民把她作为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代表,给了她应有的荣誉和地位。据统计她曾二十多次到首都北京参加各种全国性的会议,九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十三次见到敬爱的周总理,她先后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科协委员,被国务院命名为植棉能手。

1959年张秋香在北京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期间,周总理邀请她和其他女劳模座谈并合影留念。

1979年9月,全国妇联命名张秋香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被树为“全国三八红旗标兵”。

1989年9月28日,张秋香作为特邀代表,在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9月30日,全国妇联再次授予张秋香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2000年12月7日,张秋香因病不幸逝世,终年92岁。她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棉花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被人们誉为“永不凋谢的银花”。她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奉献精神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copyright 2017 渭南党史网
电话:0913-2126435 邮箱:weinandstx@163.com 备案号:陕ICP备17014370号